1977年,因为战备需求,武汉军区决议,在随县兴修两个武器大修车间,这一年的9月份,在随州城郊的一座小山包上,来到擂鼓墩的驻军开端平坦山头、兴修厂房,这个山包比营区内其它山包都要高上四五米,上面还有一座砖混水塔。在水塔撤除后,又推去了4米多高的土层,预备打眼放炮时,其时正在部队作业的王家兵先生看到此处山包中心松软的黄褐色土质后产生了疑问,置疑山包下面存在一座古墓。
王家兵先生自此之后开端了好事多磨的艰苦申报之旅,承受着巨大压力的王家兵先生阅历了两次心脏病复发抢救,依然坚持他的观念。后来,施工继续进行,推了12米高的土,总算挖到了石板。对此,部队非常重视,紧迫联络襄阳市文明部分,对方又立刻联络湖北省博物馆,直接喊湖北省考古队队长谭维四同志接电线分左右,湖北省考古队队长谭维四同志带领考古专业人员赶到,没有歇息,也没有中止,直奔施工现场,当即挥锹、打铲开端干活了。当勘察小组赶到现场时,部队施工打的炮眼距古墓顶层仅差80厘米,只需再放一炮,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会永久沉寂在这片土地之下。
湖北省考古队队长谭维四同志说:“这座墓规划之大、形状之特别,在湖北省内是第一次见到。” 这是个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
1978年5月22日清晨5时,墓室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一切在场的人都被这座精美绝伦的青铜铸器惊呆了:历经两千四百多年,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巨细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
熟睡于地下两千四百多年的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 这是我国文物考古史、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
至今,曾侯乙编钟仍是我国出土数量最多、分量最重、乐律最全、气势最为雄伟的一套编钟。其高耸、完美的“曲悬”架式,与配套的曾侯乙编磬,完好、明确地出现了周代诸侯的“轩悬”准则,并与其他青铜礼器一同交织出一幅近于实际的礼乐场景。
上一篇:全国首个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蒸腾厂房投用
下一篇:CNN:一崩塌校园的钢筋混凝土为铁丝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