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由张宇星博士、韩晶博士担任策展人,以“春景梧桐-城村拼图”(Urban Village Tangram)为主题,通过六幢城中村自建房的微改造、47组艺术家共97件作品以及9个快闪空间,回应了当前城市发展当中的焦点议题。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是一个以“城市与建筑”为固定主题、以关注城市和城市化为使命的双年展品牌,作为伴随深圳特区共同成长的一种独特的空间与社会现象,城中村一直是深双所持续关注的线年,深双以南头古城作为主展场,将城中村正式纳入深圳城市研究的主流视野,为深圳及各地城中村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积累、工具平台和实践样板。如今,南头古城发展为城市创意文化街区,十字形主街沿线展开多元复合的业态组合,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探访。
南头古城作为曾经岭南地区的行政、军事中心,完好地保留了一横、六纵的古城空间格局。2019年,万科开启了南头古城的保护与利用项目,2020年焕新开街至今三年了,城中村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被人们正视,再往前探索的实验意义促使这次展览选择了在“喧嚣”背后的街巷。
深圳就像是从村子里长出来的城市,不少城中村所在的位置都在城市较为中心的位置,与城市紧紧相邻。
城中村容纳了四面八方来的人所带来的日常习惯、方言口音和生活方式……深圳的城中村已经融合为城市生态的一部分,是读懂深圳的一面镜子。这里有热气腾腾的生活,有人间百态的群像,有多元包容的想象力,是城市文化的蓄水池。
在深圳,城市和城中村之间关系紧密,每个进入这个城市的有低成本诉求的外来人士,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城中村本身也已经成为深圳文化的一部分,而南头古城的发展,为城中村的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策展人韩晶博士认为,在语义上,“春景”代表春天,梧桐则代表“秋天”,暗喻了春去秋来的时光流转,也寓意着南头古城在时光中的不断蝶变。
以“春景梧桐”作为展览主题,不仅直接明确点出了展场区位,引导观众深入到城中村的内街里巷进行观展,也强调了本次展览立足于城中村日常生活的文化价值,将日常生活要素最集中、空间冲突最剧烈的街区作为展场所在地,并在两条街上选择六个地点进行空间实验,表达了勇于面对冲突,在冲突中解决矛盾的基本价值观。
在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不同角色的空间产生着裂变,城中村则以高密度应对着城市发展的挤压,“城村拼图”的概念,提炼于深圳城市的发展特点,也是共生关系的发展。
策展人张宇星博士指出,主街的改造重塑了人们对古城的想象,城中村已经成为了深圳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说在过去,城中村的人文只能称为“城中村现象”,那么这次展览传达的信息,就是城中村正在创造深圳新的文化,“春景梧桐-城村拼图”从文化角度重新赋予了南头古城价值,将被无视的物质、现象和格局,通过改造、设计和策展的手法,从遗产的角度,重新观看传统和城中村的文化。
策展人张宇星博士、韩晶博士以微改造作为前提介入展览,是本届展览的一大亮点。与美术馆的策展方式不同,城市作为展览现场是深双一惯的工作方式,而本届展览策展设计团队——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的策展理念、建筑改造与空间本身关联尤为紧密。
在设计改造过程中,策展也是一种设计,设计也是一种策展,展览场景的选择、空间的设计与作品的考量同步进行,在不断的磨合、沟通过程中达成协调。前期改造的六栋建筑物,都有各自的功能和叙事方式,根据空间改造和业态运营的理念,六栋建筑分别命名为“平台市集”“我的宿舍”“改装之家”“街市美术馆”“城墙遗产工坊”和“梧桐村友会”。
是春景街上一栋巨构握手楼的一层。这栋握手楼体量庞大、容纳了众多居民,沿春景街的底层还设有六间商铺。建筑师对其中的四间店铺进行微改造,在室内暴露出红砖、混凝土等真实、素朴的建筑材料,并用温暖的木地板和充满时间感的老木头对空间进行柔化和编织。此外,建筑师还在内墙置入了四个玻璃橱窗,让自然风景渗透到店铺的深处。沿着春景街,建筑师在店铺入口的台阶上设置了三组悬挑平台,它们高低错落,提供了观赏街景和建筑的多重视角。这些平台既是展台,也是公共开放空间,“平台市集”的名称就来源于此。
由一栋三层的砖混结构建筑和一栋沿春景街的两层坡顶小屋组成,它的上下左右都充满了不同年代加建的痕迹。在砖混建筑的改造中,建筑师延续了其固有生长逻辑,用波纹钢板和红砖对加建的体块进行强调,并用三条玻璃天窗在加建体块之间引入自然光线,让原本密集的空间变得灵动。在沿春景街的两层小屋,建筑师保留了一层的斑驳墙面,并用六根钢柱将一个新建的钢盒子托举到二层,钢楼梯穿过切割的楼板将新的钢盒子与旧的底层空间联系起来。砖混结构的主楼在改造完成后,将作为快递员的宿舍。每当夜幕降临,灯光亮起,春景街上的钢盒子就如同内巷中的灯塔,指引着人们回家的路。
原本是一栋建于城中村发展初期的二层民宅,带有一个沿街小院和一个宽敞的屋顶。也许是为了最大限度利用空间,房主将上二层的楼梯一半建在了院内,并在院落中和露台上见缝插针地加建各种小屋,使它的空间非常丰富。建筑师延续了这栋楼的野生建造智慧,精心保留防盗网、苔痕等日常生活印迹,并对建筑局部进行“空间改装”,打开院落围墙,创造出两个立体交叉的楼梯,强化了空间体验,也大大增加了公共性。此外,建筑师还借用钢结构塑造出两组广府民居的典型坡屋面,并在立面上局部插入红砖墙,用古老、人性化的材料对南头古城民居的生长过程加以还原。
街市美术馆是一栋保存完好、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民宅,外表覆盖着那个年代典型的建筑材料——水刷石。矗立在热闹的商业街中心,它充满了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息。建筑师保留了它的水刷石外观,从一个楼梯入手对它进行微改造,通过置入一个新的三跑楼梯间,使楼梯周围的空间出现丰富、有趣的错置关系,同时,在面向中山南街一坊的二层转角房间外,设置了两片巨大的花纹钢板,以及一段曲折的小外廊。人们可以在这里走出建筑,来到街道的上方,身临其境地感受城中村的烟火气,两块花纹钢板也成为观者的背景,观看的同时人们也在相互被看,建筑由此融入了街市生活,并成为一个舞台。未来,这栋建筑将真正作为街市中的美术馆,鼓励艺术家去发现城中村里无所不在的日常生活艺术。
建造在南头古城明代城墙基址上的两栋民居,一棵巨大的龙眼树从其中一栋建筑中生长出来,它见证了南头从古城到城中村的历史。面对消失的城墙和城外的考古遗址现场,建筑师采用了遗产保护的策略,用一组悬挂在建筑之外的楼梯和连廊重塑了人们对城墙的身体体验。同时,保留了龙眼树,并将其生长的树屋转化为一个具有精神性的空间。此外,建筑师还以城墙为线索,强化出建筑的文化遗产属性,用素朴的红砖、水泥、花纹钢板对每一个面向城外、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进行室内改造,它们将作为艺术家的工作室和创作工坊,让南头古城的文化不断延续、遗产重获新生。
是梧桐街上一栋瘦高的握手楼,它的面前有一片三角形的狭长广场。建筑师结合广场,强化了这栋建筑的公共属性,对它的一、二层和屋顶进行微改造。一层空间在改造后直接对广场开敞,成为城中村居民的客厅,楼梯间的入口也因此被释放出来,变成一平方米的小画廊。二层空间将和广场上未来建设的公共设施相连,为所有路过的人提供停留和交往的契机。此外,建筑师还延续了城中村的天台文化,把五个彩色钢盒子放置到屋顶,这里将成为一个“天台美术馆”,人们可以在此欣赏艺术品、尽情交流,也可以透过每个盒子的高侧窗,看天上云卷云舒。以上图片©白羽
展览是起点,核心实则是探索城中村的可能性,是对周边人的影响。本次展览分为“72家房客”“二手城市”“改装建筑”“艺术日常”四大展览板块。
本次展览将研究对城中村自建房的空间进行产品化组织、用设计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案例,研究产品化地提供城中村蓝领公寓、城中村家庭公寓等多种城中村在地居住产品的可能性。
本次展览以“二手”为关键词,对城中村日常生活中的低碳消费原则进行提炼,将它作为展览空间改造的基本原则,探讨如何用干净、廉价的方式营造出宜人的空间体验,以此引发城市人群对低碳、环保、去物质化生活方式的思考。
本次展览思考一种新的城、村空间组织观念,参照现代产品体系中的“改装”理念和方法,对“住宅机器”进行局部改装。以城中村自建房为载体,打破空间壁垒,对城、村的诸多要素进行立体化整合与局部重组。将办公、消费、展览等城市要素引入城中村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城中村空间的风貌特色。
自1917年杜尚要求将一个男用小便池作为艺术品展出后,当代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就已经渐渐消解。艺术作品纷纷走出美术馆,介入到城市的公共空间。本次展览倡导将艺术创作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之中,从城中村的街角巷尾,到建筑的楼梯间和外墙,甚至是一间店铺的货架与橱窗,一切日常生活场所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载体。
最终,展览的艺术创作也将成为点亮日常生活内在灵魂的火花。艺术日常板块,就是对这些深入到日常生活细节中的艺术作品的全景展示。
作为一起发生在南头古城春景街、梧桐街上的一起艺术行动,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们如何找到自己的锚点?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8月18日-11月19日,在为期3个月的展览期间,深双南头古城分展场将举办一系列展期活动,从学术、艺术、媒体等多个角度为大家带来“春景梧桐-城村拼图”的多元解读。
上一篇:【解析】消防排烟管道的保温防火施工规范
下一篇:家里开裂的墙缝都能塞几张纸!青岛一22层居民楼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