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按照2023年度应急减排清单(2023年12月上传版)采取限产停产、车辆管控等减排措施。
扬尘污染减排措施。加强城市道路和公路保洁,非冰冻期适当增加道路机扫和洒水降尘作业频次和范围。
严格施工工地、道路扬尘和堆场扬尘监督管理;强化各类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场扬尘控制措施,适当增加洒水降尘频次,减少物料堆场装卸量;停止拆除工程施工作业;停止土石方施工作业(含爆破、基坑(槽)开挖及回填、道路刨掘等);停止水泥、砂石、渣土等易飞扬细颗粒材料和易扬尘垃圾清扫、归方码垛及装卸作业;停止切割、喷涂、粉刷、护坡喷浆、搅拌等室内外作业(应急、抢险、救灾和生产工艺要求不能立即间断的施工作业除外,地下工程除外)。
除钢筋加工与捆扎、模板与脚手架搭拆、幕墙安装、室内门窗及设备与管线安装、不能立即间断的混凝土浇筑(应急期间完成首次浇筑后不得再浇筑)等施工作业外,建筑、市政、道路、水务、园林绿化等建设工程停止其他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应急、抢险、救灾和地下工程除外)。矿山、砂石料厂、石材厂、石板厂等应停止露天作业。
移动源污染减排措施。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及各区县建成区禁行渣土砂石运输车,未安装密闭装置易产生遗撒的运输车辆应停止上路。
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及各区县建成区限行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重型和中型柴油货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和拖拉机(民生保障车辆和正在执行紧急公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及电力抢险等车辆除外)。
加大燃油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检查频次,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矿山(含煤矿)、洗煤厂、港口、重点物流园区及物流企业(除民生保障类)等涉及大宗物料运输(日载货车辆进出10辆次以上)的单位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重型载货汽车(含燃气)进行运输(特种车辆、危化品车辆除外)。
施工工地、工业企业厂区和工业园区内停止使用国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能源和紧急检修作业机械除外)。
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尽量骑乘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电动汽车等方式出行,倡导单位和公众尽量减少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涂料、油漆、溶剂等原材料及产品。
健康防护措施。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
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本地空气质量状况,可组织中小学、幼儿园停止室外课程及活动。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呼吸类疾病患者的就医指导和诊疗保障。停止举办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
污染天气是指在无风、逆温和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在空气中堆积导致的空气污染现象。重污染天气一般是指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程度的空气污染现象。
目前,细颗粒物(PM2.5)是对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污染物。大气中的PM2.5为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所有颗粒物的总称,其直径约为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PM2.5在大气中可以停留较长时间,不容易去除,且能吸附多种有害物质,容易被吸入呼吸道深部,某些组分还可进入血液,危害健康。
大气PM2.5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一次颗粒物排放的直接贡献,以及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氨(NH3)等气态前体物二次转化的间接贡献。
PM2.5能随呼吸直接进入并粘附在呼吸道和肺泡中,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颗粒物的粒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就越深,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PM2.5还可以成为细菌和病毒的载体,促进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PM2.5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进而引起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高浓度的PM2.5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和血液中某些白蛋白,可引起血栓。
PM2.5可通过血脑屏障等途径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同时大气中的PM2.5对免疫系统具有相对抑制的作用,可降低机体对病原微生物免疫反应,汽车尾气中的PM2.5可引起肺泡巨噬细胞FC受体表达减少,降低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和抗体介导细胞的作用。
1.减少出行:雾霾天气时,公众应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儿童、孕妇、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3.外出归来,及时洗手洗脸:在室外逗留后,皮肤接触有害颗粒物最多的地方就是脸和手,外出回来后应及时清冼面部、手部及鼻腔。
4.关闭门窗、车窗,使用空气净化设备:雾霾天气时,还要减少室内污染,尽量关闭门窗,减少室外颗粒物进入室内,避免在室内吸烟,进行湿式清扫,有条件的使用空气净化器。开车出行时建议关闭车窗,开启空调并调节至内循环模式。
上一篇:家里开裂的墙缝都能塞几张纸!青岛一22层居民楼底商
下一篇:技改战线的“青春身影”